访企拓岗|医教融合开新局,校院联手绘蓝图
——大健康学院携手武汉市第六医院创新前行
为深化医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,完善校院合作协同育人体系,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2024年10月15日,教务处处长李舒燕、大健康学院院长周永莲、党总支书记郭双生、学工办主任文艺萍、康复治疗技术专任教师胡珅、就业联系人吴飓一行六人,前往武汉市第六医院洽谈校院实习实训基地共建,并签订合作协议,这标志着校院双方在医疗教育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为未来的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武汉市第六医院创建于1952年,为江汉大学附属医院,历经70余年发展,已成为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教学医院。医院是省、市级文明单位,拥有香港路主院区,以及盘龙城、一元街、江大校医院(车谷)三大分院区。有消化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重症医学科等20余个专科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;老年病科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普外科、皮肤科为省、市两级重点专科;病理科、疼痛科、骨外科等近10个科室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。其中“老年医学”是其特色化发展方向,目前已经建成华中地区规模最大、学科门类最齐全,集专业化、现代化于一体的老年医学中心,该中心涵盖老年医学研究、老年医疗、老年重症、老年康复与其配套的功能科室等,屋顶设置救援直升机停机坪,打通空中快速急救通道,为老年群体实现一体化、一站式精准医疗服务。
首先,校院双方举行了座谈会,会上,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王小江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历程,并重点阐述了医院对学科建设、人才建设及医院文化的高度重视。他表示医院始终秉承着“以患者为中心,以员工为核心”的工作理念,通过积极开展医院文化节等活动,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同时大力推进科研创新。医院将质量文化建设、安全文化建设与“家”文化建设相融合,旨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。
医院康复科主任黄烈弥通过PPT展示,全面介绍了科室的发展情况。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,康复科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医疗团队,主要开展神经系统康复、心肺康复、运动康复、老年康复等各类医疗业务。科室持续探索新技术和新业务,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、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。此外,黄主任还详细介绍了科室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和培养目标,强调医院鼓励学生自主讲课,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。黄主任的介绍让校方对医院康复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随后,大健康学院院长周永莲对医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发展历程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师资力量、总体规模、实训室情况、以及历年学生实习就业等情况。她强调,学院康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“双师”素质教师。此外,周院长着重提出了校院合作的七个方向,包括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、实施“双导师制”、建立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基地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、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、开展基层服务等,期望双方能在这些领域开展深入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
教务处处长李舒燕高度认可医院规范化的管理制度,并充分肯定了校院合作所带来的互惠互利优势。她指出,这种合作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。李处长表示,通过校院合作,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医院的临床资源得以紧密结合,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,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同时,这种合作模式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,有力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。
在双方的共同探讨下,校院双方就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的具体事宜达成了一致。王小江院长表示,期待与校方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,共同推动医疗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最后,双方共同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合作协议。双方一致表示,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,推动学校教学、育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,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的机会,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。
座谈会结束后,大健康学院一行在黄烈弥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康复训练区、各治疗室等重要工作场所,黄主任介绍了医院的各类先进设备与技术,让校方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及特色医疗服务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更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深度校院合作。
此次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,未来都将以此为契机,不断创新合作模式。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一定能够实现优势互补,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医疗教育的发展,培养更多高素质康复人才,为社会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图:文艺萍
文:文艺萍、周永莲
审核:党委办公室